
乔治·奥威尔在经典小说《1984》中曾提出一个观点:掌控过去的人就能主宰未来,而把握现在的人则能改写历史。这句话在当今国际局势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近期中东局势持续紧张。以色列对叙利亚和卡塔尔实施连续空袭后,与土耳其的关系迅速跌入冰点。土耳其方面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防范可能来自以色列的军事打击。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已在塞浦路斯部署了先进的Barak MX防空导弹系统,其射程直接覆盖土耳其空军的F-16战机活动区域。种种迹象表明,这两个地区强国正走向军事对抗的边缘。
在战火燃起之前,一场关于历史文物的舆论战已经打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围绕一块具有2800年历史的西罗亚铭文展开了激烈交锋。这块珍贵的文物用古希伯来文镌刻,于1888年在巴勒斯坦地区出土。当时统治该地区的奥斯曼帝国将其收藏,现保存于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
展开剩余69%9月15日的联合国大会上,内塔尼亚胡突然发难,誓言要不惜一切代价从土耳其手中追回这件国宝。他透露早在1998年就曾尝试索要此文物,当时他向土耳其时任总理伊尔马兹提出用以色列博物馆收藏的奥斯曼文物交换。但伊尔马兹态度强硬,要求以色列要么交出所有奥斯曼文物,要么支付天价,谈判最终破裂。
这块铭文对以色列具有双重重要意义。从考古学角度看,它是现存最古老的希伯来文实物证据,历史价值无可估量。在政治层面,它的出土曾极大鼓舞了犹太复国主义者,为以色列建国提供了历史依据。铭文证实了犹太人是耶路撒冷最早的建造者之一,打破了圣经记载只是神话的质疑。如今,以色列政府将其视为证明巴勒斯坦地区主权的重要物证,这也是内塔尼亚胡志在必得的原因。
面对以色列的索要,埃尔多安展现了更强硬的立场。他强调:土耳其永远不会交出西罗亚铭文,并指出奥斯曼帝国曾守护耶路撒冷四百年,这块铭文象征着土耳其在该地区的历史地位。埃尔多安还讽刺道:当年当市长时我没给,现在当总统更不会给,让内塔尼亚胡继续生气吧!
土耳其学界也纷纷发声支持政府立场。著名历史学家?lber指出,以色列试图用文物证明主权的做法毫无历史依据。他举例说:按这个逻辑,罗马人岂不是可以索要两千年前统治过的土地?博物馆专家叶海亚·库仑则出示了1883年的馆藏记录,证明该文物是在奥斯曼时期合法入藏的。
为防文物遭窃,土耳其已将其转移至秘密地点保管,并表示将不再公开展示。这一举动被解读为对以色列情报机构的防范,也是对以色列的明确警告。
这场文物之争实质上是土以地缘博弈的缩影。自2010年加沙船队冲突后,两国关系持续恶化。埃尔多安多次将内塔尼亚胡比作希特勒继承人,而以色列则指责土耳其支持哈马斯。目前双方的对抗已扩展到叙利亚、黎巴嫩和塞浦路斯等多个战场。在这场中东霸权的争夺中,文物争端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冲突或许还在后头。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正规炒股理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