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荔枝新闻)
转自:荔枝新闻
截至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526万人;出生人口42.6万人,自2016年以来首次回升;全省百岁老人达8811人……今天(10月20日),江苏省民政厅、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江苏连续第17年发布该报告,《报告》全面展现了江苏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老龄事业发展成效。

人口老龄化呈现新特征 整体步入 “长寿时代”
省民政厅副厅长邱泽森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江苏人口老龄化进展呈现出常住人口首次零增长、老年人口增量略有回调、出生人口数小幅回升、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老年人口年龄结构依然相对年轻等新特征。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江苏常住人口8526万人,与2023年末持平,首次零增长;出生人口42.6万人,比2023年增加1.7万人,自2016年以来首次回升;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175万,较2023年增加86万人,增量暂时调回到100万人以下。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2024年江苏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提前实现“十四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整体步入“长寿时代”。2024年,江苏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8811人,其中,百岁长者超过1000人的设区市有两个,分别是南通市1595人,徐州市1137人。作为全国首个由国际自然医学会认证的“世界长寿之都”,南通每百万人中有百岁以上老年人206人,全省最多。
绘就幸福晚年 江苏多项举措全国领先
过去一年,江苏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统筹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老龄工作体制持续优化,省老龄委调整为省委议事协调机构序列,是全国首个由党委领导的高规格省级老龄议事协调机构。老年社会保障稳步提升,全省13个设区市长护险制度全覆盖,参保人数已超6344万人,全国最多。养老服务体系扩面提质,全省累计建成各类老年助餐点8000余家,为135.6万老年人开展助餐服务;累计建成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530余家,实现城市街道全覆盖。

老年健康支撑更加有力,持续开展多个老年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为1008万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建成二级以上老年医院89家、护理院432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97%。银发经济加速布局,出台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结合银发经济发展基础和现实需求,重点推动老年产品制造业、养老服务业、抗衰老产业等3大领域10个方向加快发展,聚力培育10个以上银发经济特色园区。

在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实施高校服务老年教育倍增行动计划,成立江苏老年开放大学,建成高校“银龄学习中心”74个;开展各类老年人健身赛事交流活动2.5万余场次,650多万人次老年人参与其中。在老年友好社会构建方面,全年完成693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的电梯共计1571部;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804家,为70岁以上老年人开设挂号、缴费、取药优先窗口。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孟晓晴 图片来源/江苏民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配资正规炒股理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